媒体聚焦

媒体聚焦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媒体聚焦 -> 正文

临沂日报: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“四方联动”助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

作者: 来源:临沂日报 阅读次数: 日期:2025-02-21


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实施“四方联动”模式,即上下联动强化组织体系、内外联动汇聚发展合力、横向联动打破壁垒隔阂、党群联动密切血肉联系,有效助推了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。通过系列举措,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全面提升了党建工作的整体效能,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。

上下联动,实现党建工作“一盘棋”

学校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,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,各基层党组织主动创新工作方法,实现党委与基层党组织上下一心、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。

学校抓实党建联系点制度,党委领导班子成员选择一个基层党组织、一个系部、一个班级、一名青年教师、一名专家作为联系对象,通过政策理论宣讲、基层调研、座谈谈话等方式,真正了解基层党建实际情况和需求,发现解决问题,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指导。

学校党委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、研讨会、推进会、见面会等,研究部署党建重点工作,听取基层党组织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,寻求最佳解决方案。近两年来,先后开展交流活动90余次,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上百个,切实打通了上下沟通的“中梗阻”,其中一名系部负责同志获评“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”称号,所在团队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,所在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“强国行”专项行动团队,获批山东省高校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单位、临沂市先进基层党组织。

内外联动,汇聚资源促进发展

通过实地考察、经验分享、资源共享等方式,与校外各级党组织开展交流合作,汲取成功经验,拓宽视野,为学校党建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。

学校与济南、重庆、海南、青海、喀什等省内外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共同开展交流研讨,借鉴汲取先进经验做法,提升党建工作质效,确保以高水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。邀请知名专家、学者开展党建工作指导和讲座,举办专题知识讲座、党员专题培训、党支部书记业务培训等,通过暑期集中培训、以会代训、经验交流等方式,组织党务干部系统学习政治理论和党建业务,加强“双带头人”党支部书记培育,推动党务干部互学共进,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,充分发挥“头雁”效应。

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党建交流活动,展示学校党建工作的成果和经验,增强学校的社会影响力。分类分层培育基层党支部15个,形成党建“双创”国家—省级—校级三级培育体系,在全省卫生健康系统“党建品管圈”创新项目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,获批省级以上“双创”样板党支部3个,2个党支部入选全国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“强国行”专项行动团队。

横向联动,打破壁垒、提质增效

优化各基层党组织设置,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通过联学共建,搭建党建共建、人才共育、信息共享、难题共解、实事共办、发展共促的平台,打破各基层党组织与机关处室间的壁垒,加强沟通协作,提高工作效率。

将党支部建在教科研团队、教研室、实验室、部门处室和专业班级上,配齐党支部成员、系部组织员和系部秘书,修订系部党政会议制度,开展“四强”党支部创建,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、全面过硬,42个党支部获评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“过硬党支部”。

明确党委办公室、组织人事、宣传统战、纪检监察等党务部门职责分工,以实地走访、座谈谈话等形式定期进行督导调研,组织机关处室党员干部走向基层、直抵现场,主动对标对表、学习观摩不同领域的党建工作先进典型,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。

各基层党组织与机关处室结对开展党建业务共建,通过理论联学、活动联办、业务联动、组织联建、品牌联创,共同制定活动方案,创新党建工作思路举措,探索适合行业特点、体现学校特色的党建新模式、新载体、新抓手,做到有目标、有措施、有人员、有分工、有节点,深入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。

党群联动,夯实基础、筑牢堡垒

深入了解群众需求,积极回应群众关切,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、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,夯实党的执政基础,增强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。

搭建参政议政平台,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、青年教师座谈会,定期联系沟通党外人士,通报学校情况、征求意见建议,畅通参政议政“主渠道”,发挥党外知识分子“人才库”“智囊团”的作用。

深化“大思政课”建设,用好校内外育人资源,发挥工会、共青团、妇委会等作用,开展各类文体活动、走访慰问家庭困难师生、组织师生健康查体,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,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,落实职代会代表提案,维护师生合法权益。

发挥人才和专业优势,聚焦群众健康需求,深入乡村、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医疗义诊、常见疾病防治知识科普宣传和急救技能培训等志愿服务、支医下乡、爱心捐赠和健康宣教活动等,实现更多资源、力量、服务下沉到基层,引导党员把卫生健康知识和医疗服务送到百姓身边,提升人民群众对于卫生健康服务的获得感。